2009年10月17日 星期六

《你欠生命一份神蹟》推薦序--陳志耀先生



  有幸能得到楊師母的邀請,為我所尊敬的楊牧谷牧師撰寫再版序言,心情是既驚又喜。相比起編寫自己的書籍,處理的心情是更嚴謹,亦更覺不易為,然而,卻給我帶來莫大的激勵,從我一收到這消息後,便馬上急忙地與內子分享,便可知當中那份不能言喻的喜悅。或者讀者會以為我與楊牧師一定十分熟稔,但其實我倆是素未謀面的,可是我卻一直視他為生命裡一位重要的師傅。

  一切要從數年前的一個早上說起,那個早晨,我乘坐由馬灣駛往中環的船上班,在船程中,我倚窗捧讀著《你欠生命一份神蹟》,在書中,楊牧師分享了一本他喜歡的作品“The Alchemist”, 裡面提及這世界是創造自同一雙手,配合楊牧師的另一些著作,如:《這是天父世界》、《基本信仰與超凡生命》等,當中都提及的創造論,使我清晰地看到上帝仍然掌管歷史,我們可以還這一代祭司的尊榮。

  楊牧師的一字一句都牽動著我的情緒,教我內心非常激動,很記得他這樣寫:「神蹟不是歲首煙花匯演,要叫全城的人嘩然。但生命的神蹟的確如煙花,能叫身旁的人嘩然——當你願意讓生命迸出耀眼光芒的時候。」如果當時有人注意我的話,一定會發現我是面紅耳赤的,因為這句話,使我越想越覺激動,我在心裡問自己:「究竟我的人生如何才能如煙花一樣燦爛耀眼呢?」很希望能親自請教楊牧師,奈何當時他已息勞歸主。所以我只有繼續從他留下來的作品中學習。

  其後有一次,讀到楊牧師的這句話:「人可以有死期,卻沒有過期日。」他又指出生命的過程不是製造產品,而是產生影響力,並且重點是以生命啟動生命的方式,以文字作為平台,鼓勵我們尋找自己在歷史的責任,以及從新的角度,去詮釋我們與時代的關係。他指出,許多人往往會誤把第二重要、第三重要的東西視為最重要,以致混亂了自己人生的優先序,最終導致後悔不已。所以我們應趕緊對生命展開追求,重新發現,啟動我們這一生的朝聖之旅。

  對我來說,楊牧師是一位真正能活出信仰的人。雖然他是哲學家,但卻十分實際。他有一句令我很深刻的話:「哲學是用作解釋人生,信仰則是用作承載人生。」事實上,楊牧師是一位極具生命力的人。他的女兒在十一歲時便患上系統性紅斑狼瘡症,需長期接受治療;無獨有偶,92年冬天,楊牧師被證實患上鼻咽癌。楊牧師沒有被這些苦難擊倒,反而令他對生命有了更深邃的了解,令他更貼近上帝。憑著信仰,他繼續積極地生活,致力關懷癌症病患者的需要。他透過文字等各種途徑,將安慰和盼望帶給苦難中的人。楊牧師對上帝的執著,就如昔日淚眼先知耶利米在急變的時代,始終如一的堅持信仰對生命的承載力,懷著對神對人的愛,以及對召命的忠心,去實踐「不過期」的異象。

  楊牧師又曾說:「假如我們一生可以尋找到讓我們專心地去做的事,而那又是自己喜歡做的事,已是我們人生的一大福氣。」那時我想,文字工作我本來就喜歡,但以往卻未曾想過這可以是一種負擔。彷彿是上帝透過他的文字,對我作呼召。那一天,也是在船上,我輕輕合上了書,望向窗外的山與海,以及無邊的天際,忽爾頓悟了,人的生命實在如煙似霧,一瞬即逝,但世界卻不曾因誰離開而停止轉動,一代一代還是繼續活下去,可見生命的工作實在是漫長的,生命留下來的影響亦可以很悠長。就像楊牧師,雖然肉體已經離開,但他在世時的思想、領受,卻化成了一串又一串幽默、動人、具智慧的文字,即使過了多年後,仍在影響著當時我這個接近三十歲的人,這種關係是多麼奇妙和別具意義,而這種關係,就正是傳遞與繼承的觀念。

  是因為這份領悟,啟動了我的思想,讓我看到欠生命一份神蹟的自己,可以如何還生命一份神蹟,於是,我再次翻開書,並在書中這樣寫:「志耀,你終於可有一點點的用處。」從來我都知道文字有傳遞和流傳後世的功能,但卻從沒想過文字能這麼立體地展現出一個生命,更想不到我的生命會因此而被觸動。是這一天,我受楊牧師所啟蒙,立志要在文字事工上出力。其後,我便回應了自己對文字工作的負擔,陸陸續續將自己所學習到的寫成書,讓更多人可以分享。當然我所寫的跟楊牧師所寫的,是不能相提並論,可是我想這一代總要有人願意去繼承,才能將前人的學習,用現代的語言重新詮釋,再帶給下一代,而我深願被上帝所用,成為流通的管子。

  每次拜讀楊牧師的作品後,我都有一種相逢恨晚的感覺,因為我真的十分渴望能得到楊牧師親授一課的機會,可惜卻錯過了相遇的時機,不過我卻深信這願望有天必可實現,就是將來在天上重聚的時候。而在這天來臨之前,我會繼續細味他留下來給大家的寶藏,去揣摩、去反思,並繼續學習和裝備自己,繼續上路。在人生不同階段裡,他將繼續是我無聲的生命師傅。同時,也盼望更多讀者能分享到他從上帝而來的領悟。將來回到天家,我一定親口向這位我從未相識,卻一直深深影響著我的生命師傅說聲謝謝!

  你也可以還生命一份神蹟,就從這一本書開始。

             Tommy C. Y. Chan 陳志耀
      EDIT Workshop Company Limited 創辦人
      LPD®學習與個人成長課程設計者及啟導師
       《生命啟動生命》、《尋常,尋夢想》、
    《超凡人生》、《Tommy 的LPD教育系統》、
《經濟大變局 2 - 後金融海嘯的混沌秩序與心理旋律》作者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